免疫治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多种手段,调节、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利用人类的天赐免疫功能治疗癌症的方法,备受关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PD-1)和免疫细胞疗法同属于免疫治疗的范畴。
三大标准疗法(手术、化疗、放射线治疗)均通过外部力量或细胞毒性清除癌细胞,治疗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而免疫细胞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不会攻击正常细胞,几乎无副作用。免疫细胞疗法可以作为三大标准疗法的辅助治疗。最新的研究证明,免疫细胞治疗可以提高三大标准疗法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而言之,如左图,免疫细胞治疗是提高免疫抗癌能力的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解除免疫抑制的治疗。
免疫细胞疗法通过提取患者自体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免疫细胞更有活力和杀伤力,并且大量增殖后再重新注入患者体内,让强大的免疫细胞与癌细胞斗争, 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治疗目的。日本的免疫细胞起步早,被批准且已用于临床治疗的方法包括:树突细胞疫苗疗法、taptap.app、γδT细胞疗法、NK细胞疗法等,治疗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运用多种细胞治疗。
树突细胞是已知体内功能最强、唯一能活化静息T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相当于免疫系统的司令部,它能够识别癌细胞,并将癌细胞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催生CTL细胞,使数量庞大的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因此,通过大量体外活化培养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细胞,当细胞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回输给病人,可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树突细胞由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博士发现并运用于癌症治疗。树突细胞疫苗疗法是目前生物治疗界公认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而在临床上,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使用一种或多种混合细胞进行治疗。
γ・δT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另一个类型,是攻击癌细胞的另一股主要力量,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前者能特异性杀伤带抗原的靶细胞,如移植细胞、肿瘤细胞及受微生物感染的细胞等。T细胞的杀伤力较强,可反复杀伤靶细胞。γ・δT细胞用于以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症。日本大学医院进行了临床研究,成果作为论文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治疗方法。
NK细胞就是我们熟知的自然杀伤细胞,在身体里巡逻,是最早发现和攻击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细胞。占血液中淋巴细胞的10~20%,是杀伤能力极强的免疫细胞,NK细胞疗法,是把患者自身的NK细胞取出体外,在高度安全的环境下增加数量、增加活性,再回输到体内。
a・βT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一种,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前者能特异性杀伤可被识别抗原的靶细胞,如移植细胞、肿瘤细胞及受微生物感染的细胞等。T细胞的杀伤力较强,可反复杀伤靶细胞。a・βT细胞活化后,是对癌细胞攻击力最强的一种免疫细胞,广泛适用于各种早期癌症。
| 头颈部肿瘤 | 肺癌(小细胞除外) | 食道癌 | 胃癌 |
| 肝癌 | 胰腺癌 | 结直肠癌 | 乳腺癌 |
| 肾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尿路上皮癌 |
| 卵巢癌 | 宫颈癌 | 子宫癌 | 肉瘤 |
| 淋巴瘤(T细胞型除外) | 睾丸癌 | 甲状腺癌 | 皮肤癌 |
即使是早期癌症,浸润性肿瘤的复发率较高,为了能根治癌症,细胞治疗是亲和力最高的治疗手段。
免疫治疗效果呈现较慢,癌细胞增殖快速期推荐化疗,增殖慢速期可用细胞治疗以及低剂量化疗,以期待更好的治疗效果。
放疗期间以及放疗后的数月中,被放射线切割的癌细胞溃散,向膜外释放出更多的抗原物质,这是特异性免疫细胞捕获癌抗原的最佳时期。
建议患者优先使用化疗等标准治疗,将免疫细胞治疗作为辅助治疗。但是当患者化疗不耐受,又无其他治疗手段时,可尝试免疫细胞治疗。
口服化疗、靶向药物期间,与细胞治疗结合,有可能延长药物使用时间,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为遏制肿瘤提供时间机会,可期待整体病程的更佳治疗效果。
在使用PD1、CTLA-4等免疫点抑制剂前,接受细胞治疗提高自身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抗癌能力,再用抗PD1抗体等解除免疫抑制,其治疗效果可能比直接使用抗PD1抗体药物更佳。
免疫细胞治疗就是多种免疫细胞在复杂的机制下互相协作,攻击“外敌”。但具体使用哪种细胞进行治疗,每位患者都有个体差异,与自身癌细胞的性质、整体免疫状态都相关。
比如同样是肺癌,有鳞癌、腺癌等区别,性质都不一样,个体的免疫状态也不同,所以不能用同一种方案治疗不同的肺癌。在日本接受免疫细胞治疗前,医疗机构都会事先对患者的免疫细胞和癌细胞进行检查分析,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病态病程,制定个体化诊疗方针。
对患者的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流式细胞定量检测分析可全面演算患者体内各种免疫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然后用数据对免疫功能进行分析诊断,个体化选择αβ T细胞疗法、树突细胞疫苗疗法、NK细胞疗法、 γδT细胞疗法等组合。
患者提供病历、检验报告、影像资料等医疗信息,并填写《日本点点taptap电竞投注咨询表》,就医网通过面诊、电话、微信等方式,初步评估患者赴日治疗的可能性。
就医网整理、翻译患者的医疗信息,通过远程视频或书面形式让日本专家医生评估患者的治疗可能性,并书面回复患者日本的评估意见。
日本治疗机构同意接诊后,就医网正式预约初诊时间,患者办理签证后赴日。初诊时医生会再次确认患者病情,并对治疗内容进行说明;同时进行免疫功能检查、HLA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以及第一次治疗的採血。
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一种或多种细胞进行治疗,採血后需花费2周时间培养免疫细胞。患者每隔2周赴日一次,治疗前先採血,之后通过输液或注射的方式回注培养好的免疫细胞。
一疗程治疗结束后,通过对免疫功能检查、影像数据、肿瘤标志物、QOL等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估,也有可能会实施第2疗程的治疗。

从1999年4月到2009年3月,日本开展免疫细胞最早的某医疗机构对接受过6次以上治疗的可统计案例数5,460例(目前该医疗机构已经治疗超过20,000例癌症患者)。 经过6次治疗后,完全奏效(17人)、部分奏效(143人)、长期稳定(145人),共计305人,治疗有效率为25.5%,控制率为54%(如下图所示)。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通过免疫治疗,达到了肿瘤病灶缩小或在一段时间内抑制肿瘤进展的效果。
患者女,48岁,无其他慢性病史,无过敏史
2009年,感到上腹部有隐痛感,未做任何检查和治疗。2016年7月,上腹部疼痛感增强,胶囊胃镜检查未见异常;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胃癌并伴随卵巢转移;1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切除手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进行4次化疗(SOX方案:奥沙利铂+S-1),之后一直口服替吉奥治疗至2017年11月(停药)。
2017年4月经评估后赴日接受免疫细胞治疗,接受树突细胞疫苗疗法+活化NK细胞治疗,并辅以高浓度维生素C疗法。2017年8月一疗程结束,继续接受5次免疫佐剂治疗,期间病情稳定无进展。2018年2月-5月接受第2疗程免疫细胞治疗(树突细胞),辅以高浓度维生素C疗法。
2018年6月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恢复正常,胃镜检查显示肿瘤消失。


陈女士,49岁,2005年11月右乳房发现肿块,经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随后进行切除手术,术后同时进行放疗和化疗。2014年9月,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经PET-CT检查,发现癌细胞转移至右肺和腰椎多处,遂再次进行化疗。2015年持续复诊和治疗,但经检查显示已多发淋巴结转移、骨转移、甲状腺转移及右测卵巢转移。12月通过本机构向日本癌研有明医院咨询第二诊疗意见,寻求日本专家医生的治疗意见。
2016年1月转诊至日本,在国内接受现有治疗(荷尔蒙治疗)的同时在日本接受免疫细胞治疗。2016年5月免疫治疗一疗程后(4个月共6次),通过PET-CT对比免疫治疗前后病情状况,未见其他明显转移,已转移部位未见扩散、部分转移部位肿瘤缩小甚至消失。2016年7月开始了免疫治疗第二疗程的治疗,病情稳定,至今已开设第三疗程。
【2016年1月 PET检查】
①多发淋巴结转移(右肺门、右上纵隔、右锁骨下、胸骨右侧)
②多发骨转移怀疑
③右卵巢转移怀疑
④甲状腺右叶良性肿瘤怀疑
【2016年5月
PET检查】
①右肺门无变化、右上纵隔肿瘤消失、右锁骨下肿瘤消失、胸骨右侧肿瘤缩小
②怀疑多发骨转移不可认定FDG聚积(无聚积、消失)
③右卵巢不可认定FDG聚积(无聚积、消失)
④甲状腺右叶良性肿瘤怀疑
肿瘤缩小
⑤右肺上叶积水减少
【2018年8月
PET检查】
①右乳癌综合治疗后,右胸壁病灶、C3、L2、左髂骨转移灶均较前好转;新见T12棘突、腰椎、骨盆M
②甲状腺右叶结节、两肺慢性炎症、胆囊结石、L1成骨性改变同前;脂肪肝较前好转;鼻咽部炎症
© 上海 点点亚洲.
备案号:沪ICP备18023669号-1
特别声明:本平台提供之海外医疗协调服务非医疗行为,医疗服务由医疗机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