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晚期恶液质状态
肿瘤晚期taptap点点亚洲体育状态是什么?恶液质也叫恶病质或恶病体质,是恶性肿瘤晚期病人极度消瘦衰竭的一种表现。具体表现是极度消瘦,眼窝深陷,皮肤干燥松弛,肋骨外露,舟状腹,也就是人们形容的皮包骨头的状态。据统计,约一半左右癌症患者受到过度消瘦的折磨,其中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五患者的死因是恶液质。
八国共识将癌症恶液质分为正常期、恶液质前期、恶液质期及恶液质难治期。
正常期是指体重无变化(±1kg)或体重增加;恶液质前期是指6个月内体重丢失≤5%,并伴有厌食和代谢变化;恶液质期是指在6个月内,体重丢失>5%,BMI<20,并伴有厌食和代谢变化,少肌症或某些本身肌肉比重小的患者,当体重丢失>2%时便可考虑发生恶液质。
最为头疼的是恶液质难治期,分期标准为体重丢失>15%,BMI<23,这个时期肿瘤已进展致分解代谢活跃,抗癌无效,PS评分低,预计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
除“八国共识”外,还有其他分期或分级标准,比如CASCO评分,它包括体重下降与组分、炎症/代谢/免疫抑制、体能状态、厌食及生活质量五个方面,根据分值界定为轻度(0-25分),中度(26-50分),重度(51-75分)及终末期(76-100分)。
肿瘤临床治疗不能忽略对于恶液质情况的监测,早发现早干预才有可能治愈,一旦到达难治期便回天乏力。
欧洲癌症恶液质临床治疗指南推荐首选肠内营养。预计患者禁食>7天, 或预计经口摄食无法达到足够摄人量(至少达60%的估计能量消耗)>10天者,应给予肠内营养。同时指南亦指出,建议对难治性恶液质患者提供促进食欲的药物和肠内营养支持时,不能增加进食相关的痛苦。对于肠功能衰竭的患者和生存期超过2个月,且营养不良可导致生存期缩短的癌症患者,推荐应用肠外营养。指南同时着重强调,对于难治性恶液质患者,肠外营养的负担大大超过了其带来的任何益处。
中国肿瘤恶液质营养治疗指南提出以下三种情况建议给予肠内营养从而提高或维持营养状况:摄入不足导致的体重丢失;预计7天不能进食;超过10天进食量不足每日消耗量60% 。另外,对于无法治愈的患者,只要患者同意并且未进人濒死阶段,建议给予肠内营养以减轻症状。但是当存在系统性炎症时,单纯通过肠内营养恢复体细胞群非常难。对于进展期肿瘤患者单纯营养支持不能带来生存获益,但当联合抗感染治疗及针对代谢异常治疗时,可能会有阳性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