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的发病机制
正常的吞咽能够实现食团或液体从口腔经咽和食管到达胃内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涉及脑干、5对脑神经(其中IX、X、 XII脑神经尤为重要)和34块骨骼肌。包括口咽部随意肌群的收缩、食管括约肌的松弛以及食管肌节律性蠕动等一系列有顺序而协调的动作,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两个随意运动和两种反射:
1. 口腔准备期 食物与唾液混合并被咀嚼 ,以减少颗粒状态。
2. 口腔吞咽期 口唇关闭以防食物漏出, 舌尖收缩并上抬形成一个波,食团或液体经通道被推进咽喉部 ,触发非自主的吞咽反射。单纯吞咽液体约1秒,固体食物约需5~10秒可聚积于口咽部。
3. 咽部期 最重要的时期。 由食糜团到达舌根部所启动。将喉部关闭,呼吸停止,并且在不足1秒的时间内椎动食团进入食管。 是一系列快速重叠的非自主的动作,完全靠吞咽反射触发,涉及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运动和感觉支。
4.食管期 一种反射性食管蠕动,推动食物下降直至入胃。 食管下括约肌并不像上括约肌一样需要周围组织的牵拉而开放,而是当食团进入胃后便立即关闭以防止胃食管反流。 整个时期约需8~20秒。
整个神经系统对于吞咽动作的调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自主吞咽可能受到大脑皮质的驱动,而非自主的反射主要受延髓控制。
依据功能受损的吞咽时期进行吞咽困难分类(具体见临床表现)。 也可以将吞咽因难分为机械性与运动性两类:
1. 机械性吞咽困难 指吞咽食物的腔道发生狭窄引起的吞咽困难, 以食管腔狭窄为主。 正常食管壁具有弹性,管腔直径可扩张4cm 以上,各种炎性与梗阻性疾病使管腔扩张受限时就能出现吞咽困难, 这类吞咽困难在临床上常见,例如食管受到化学性灼伤后,因瘢痕形成等原因使食管腔高度狭窄而致吞口同闲难;食管癌时可因癌肿浸润,堵塞食管腔而致食管狭窄,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2. 运动性吞咽困难 指对吞咽动作的随意控制(始动因素)发生困难和(或) 随后一系列反射运行障碍而发生的吞咽闲难,包括支配吞啊动作的神经中枢受损和参与吞咽肉的肌肉的器质性损害或功能失调。正常的吞咽过程中每个时期出现异常均可导致吞咽闲难,口腔准备期和吞咽期,如口腔前部闭合不良、口腔后部闭合不良、颊肌瘫痪、舌肌运动障碍、颞下颌关节咬合障碍。 咽部期,如软腭异常、咽喉部上提异常、咽缩肌无力。食管期,包括食管运动障碍、食管炎、食管结构异常。而导致吞咽困难的神经系统病变包括:大脑额叶损伤, 颞叶、顶叶和枕叶受损,锥体及锥体外系受损, 前庭-小脑病变,脑干和多脑神经功能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