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干预
目前临床上对于疲劳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可能的病因来用药,针对肿瘤的探讨稍多,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造血生长因子、中枢兴奋剂、胆碱酯酶抑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抗抑郁药以及孕激素类固醇。但有比较确切的临床证据的只有促红细胞生成素(造血生长因子)、利他林(哌甲酯,中枢兴奋剂)。
1.促红细胞生成素一些临床试验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治疗CRF有益,其可以减少输血次数,减轻CRF水平,大大提高了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指南亦支持此结论。
2.中枢兴奋剂对肿瘤患者进行姑息治疗最常用的中枢兴奋剂是利他林,是一种半度期为2小时的类似安非他命的中枢兴奋剂,起效迅速,可以减轻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嗜睡,提高认知功能,从而改善CRF。
3.其他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和格拉司琼可能缓解存在呕吐症状的患者的疲劳。输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可改善肌肉力量和一部分生活质量例如疲劳。服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可缓解一定症状。某些防止骨骼肌丢失如抗代谢药物可能改善疲劳症状。沙利度胺联合左旋肉碱联合富含二十碳五烯酸的营养支持联合孕酮可改善taptap点点亚洲体育相关症状。人源化白介素(interleukin-6,IL)-6单克隆抗体可缓解疲劳。
小结
欧洲工作组通过25个国家参与的调查研究,指出以下方面限制当前对恶液质患者的规范诊治:
缺乏用于临床的以症状学为基础的干预指南;缺乏病理生理机制的基础研究;③缺乏一种国际共识的评价与分类方法的方法学;④其他,包括经济、政策、环境、文化等。所以,对于恶液质,乃至推广至临终患者的关怀问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大型卫生机构要率先指导姑息治疗应用,将临终关怀推广为国际范围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