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tap点点官网

肿瘤疼痛的分类

taptap点点官网 2022-03-29 09:12:17发布

1. 伤害感受性疼痛 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 躯体性疼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内脏痛通常表现为定位不够准确的弥漫性疼痛和绞痛。

2.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的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被表现为刺痛、 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 幻觉痛、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向发性疼痛、触诱 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

(一)按疼痛病程分类

1. 急性疼痛 指短期存在(<3个月)、通常发生于伤害性剌激之后的疼痛。 且伤害性剌激消失,疼痛也随之消失,是一种机体的保护机制。

爆发痛(hreakthrough pain) ,又称为突发性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疼痛,是指在有效镇痛药物治疗期间,突然发作出现的短暂疼痛。 50%~90% 的癌痛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遭受爆发性疼痛。

2. 慢性疼痛 持续时间长(常超过3个月)病因不明确,疼痛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可呈分离现象,可伴有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常规止痛治疗疗效不佳等特点。 慢性疼痛的发生,除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基本传导调制过程外,还可表现出不同于急性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肿瘤疼痛大多表现为慢性疼痛。

(二)根据疼痛的强度分类

疼痛可依据疼痛程度不同而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疼痛。 该分类的划分依赖于临床常用的疼痛程度评估方法。 详见疼痛的评估相关内容。 按照疼痛程度对癌痛进行分类也是制定癌痛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

癌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一)急性疼痛的发生机制恶液质患者的疼痛多是慢性疼痛但其在疾病过程中也常常出现疾病本身或治疗相关的急性疼痛。急性疼痛常表现为伤害感受......
下一篇

肿瘤疼痛对恶液质患者的影响

​肿瘤恶液质患者常常被多种生理及心理症状困扰。这些症状相互影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治疗的耐受性;同时也影响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决策,......
Baidu
点点官网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