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代谢调节
肿瘤taptap点点亚洲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涉及严重的糖类、脂类和炎症介质等代谢失衡,20%~30%的肿瘤患者因恶液质直接导致死亡。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统称。脂肪是甘油和各种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三酯。类脂是人类在某些理化性质上与脂肪类似的物质,包括磷脂和类固醇。
脂类的生理功能
(一)供能和贮能
每克脂肪完全氧化可释放37. 8kJ(9kcal)能量,是人体最丰富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体内能量的贮存库。人体的能量来源除供生理代谢及体力活动所需之外,多余的部分则转化成脂肪,贮存于皮下或体内脏器之间,必要时可为机体提供能量。体内贮存脂肪的含量是可变的,依个体能量摄入和消耗情况而定。
(二)构成身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
皮下脂肪、腹腔内和内脏周围脂肪均为贮能脂肪。健康人体有一个正常的体脂含量,女性体内脂肪含量高于男性,一般体脂含量成年女性为20%~25%,成年男性为15%~20%。脂类中的类脂成分(如磷脂和胆固醇)是多种组织和细胞的构成成分,有时也称为结构脂肪,它们在体内含量一般是相对固定的。这些类脂成分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参与构成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和内质网膜等,与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理活动密切相关。此外,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化生成胆汁酸盐、维生素D3、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性激素等多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类固醇化合物。
(三)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成分。它们多以脂肪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因此只有通过摄入脂肪,机体才能获得必需脂肪酸。
脂肪酸按营养角度分类
(1)非必需脂肪酸是机体可以自己合成,不必依靠食物供应的脂肪酸,它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
(2)必需脂肪酸是人体健康和生命所必需的,但机体自己不能合成,必须依赖食物供应,包括n-6系列的亚油酸和ω-3系列的α-亚麻酸。
(四)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A(β-胡萝卜素)、D、E和K只有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故脂肪充当了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和载体,参与其吸收与利用过程。脂肪长期摄入不足,会影响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
(五)保护作用
脂肪的不导热性可以防止体温散失过快,起到保温作用。脂肪是人体内脏器官的支持和保护层,它可缓解机械冲击、减少脏器之间的摩擦和振荡,起到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内脏周围的脂肪组织还对内脏起固定作用,如肾脏周围的脂肪太少,就容易发生肾下垂。此外,脂肪对肌肉、关节等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六)增加饱腹感
一方面脂肪富含能量,可作为一种浓缩食物;另一方面脂类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可增加饱腹感,使人不易饥饿。
